镇办动态
聚法治之力 惠民生福祉
发布时间: 2024-12-10 来源: 胶州市融媒体中心
【字体:      

近年来,胶莱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通过建强法治宣传队伍、打造基层法治品牌、优化法治服务,夯实“法智惠民”“法智惠企”“法智解纷”法治阵地,建成全面、高效、贴心的法律服务体系,奋力构筑服务法治需求的一线堡垒,维护辖区社会稳定。

建强队伍充实基层法治力量

做好法治服务工作,打造一支业务型、专业型的服务队伍是关键。胶莱办事处创新打造“1+1+4+N”法律服务体系,即1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、1名村(居)法律顾问、4名法律明白人、N个法律服务志愿者,根据该体系组建了18支法律服务队伍。 

“我们司法所充分发挥法律服务队作用,联合派出所、法庭和胶州市“蓝马甲”普法志愿服务队,对辖区内8所中小学开展反欺凌、校园安全宣传20余次,通过主题班会、法治讲座、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,教会孩子们如何识别和应对欺凌行为,增强自我保护意识。”胶莱司法所所长闫静说道。 

为满足群众多元化法治需求,胶莱办事处在基层治理中心一楼,设立“法律咨询专家”窗口,建立线上24小时接待,线下“法律咨询专家”轮值接待的“接诊”模式,解答群众咨询,代写法律文书,指导网上立案。每名专家都有各自擅长的专业领域,能够在婚姻家庭、劳动争议、相邻关系等多方面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。

搭建平台打造基层法治品牌

近日,胶莱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与马店人民法庭圆满化解一场长达27年的欠款案。仅用一上午的时间,涉及村民匡某的19起债务纠纷全部得到了解决,匡某终于还清了长达27年的近4万元欠款。 

欠款纠纷的顺利解决得益于胶莱办事处搭建的基层治理平台——“一站式”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。该中心围绕“一站式接待、一揽子调处、全链条解决”的目标,实施“法庭+司法所+派出所+业务部门”的联动联调模式,充分发挥“人民调解+行政调解+司法调解”的合力,实现信息联通、纠纷联排、力量联动、矛盾联调,着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、在源头、在诉前。据统计,目前95%的诉求在村级层面就能解决,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街道、矛盾不上交。 

胶莱办事处坚持把发挥品牌效应作为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要突破口,精心打造“法治蔚莱”服务品牌。法治文化建设方面,拍摄《引以为戒》《冒充公检法诈骗》《电信诈骗知多少》等普法微视频并在线上播放,累计受众2万余人次,先后建成“鲍家屯法治文化广场”、陆家村“法治文化一条街”等一批特色鲜明、寓教于乐的法治文化阵地集群。其中“鲍家屯法治文化广场”被评选为青岛市“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”。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,马店法庭、胶莱司法所、胶莱街道商会联合搭建了“法庭+商会”法智宜企联络机制,满足企业多样化的法律服务需求,“法治蔚莱”品牌内涵不断深化。

优化服务夯实基层法治建设

走进胶莱办事处东岭村老年食堂,老人们正围在普法展板前,讨论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例。这是依托老年食堂为老年人量身打造银龄普法讲堂,普法志愿者精选老年人关心的权益保障、防诈骗等法律热点,通过讲座、案例分析、互动参与等形式,既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,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。 

胶莱办事处不断优化法智惠民的服务内容与形式,积极推行“点单式”法律服务模式,定期上门“问需、问急、问难”,面对面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及需求,就合同签订、违约责任、安全生产、职工劳动保护等内容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,解决企业法律服务诉求,受到辖区内企业一致好评。 

“我们的普法宣传队定期深入村居、企业、学校,通过法治讲座、法律咨询、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,普及法律知识,解答法律疑问,提升群众法治素养。截至目前,共提供点对点专题法律宣讲50余次。”胶莱街道政法委员匡宝峰表示,通过丰富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,在全处营造了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,群众的法治意识逐步增强,乡风民风持续改善,基层法治建设不断夯实。

天气预报

胶州市气象台2025年1月26日06时发布天气预报:今天白天到夜间阴有雨夹雪转小雪,西北风短时南风3-4级转6-7级阵风9级,城区和内陆-7到3度,沿海-6到3度。森林火险气象等级2级。胶州市气象台2025年01月25日19时50分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和寒潮蓝色预警信号。

爱山东APP

爱山东APP

回到顶部